【STS走馬看花】讀《第三波STS的專家政治》

楊凱傑
Jan 8, 2023

--

本文改寫自筆者於旁聽清大林宗德「STS導論」課程所撰寫之課前memo,亦為筆者閱讀柯雲皓(2014)《第三波STS的專家政治:以台灣犬貓餵食法爭議為例》之讀後心得。

「誰是專家」、「專家的資格為何」、「專家要具備何種等級的知識」,以及「專家和常民如何回應與參與科學爭議」是圍繞於柯雲皓(2014)《第三波STS的專家政治:以台灣犬貓餵食法爭議為例》論文中的數個核心論題。研究旨在透過犬貓餵食法 — — 應聽命普遍獸醫權威餵食貓犬乾飼料,抑或另尋「鮮食」、「生食」等另類餵食方案 — — 爭議案例,檢視獸醫和飼主之於專家、常民的角色,從而釐清專家與常民的技能分界,亦是對專家/常民之劃界工作探討。

面對專家一題,作者主要交代了第三波STS的發展脈絡及其對專家之定義。根據作者的劃分,第一波STS發軔於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和科學的知識社會學興起之前的科學研究。第一波的研究傾向「將科學家視為真理的代表、科學家以外的民眾則是無知的外行人。⋯⋯科技事務就該由位處於真理階級的科學家包辦即可。」第二波研究則發軔於科學知識社會學,並帶有「科學活動也(不過)是一種社會活動」之社會建構論傾向。第三波研究則可理解為對第二波的反省,指陳其相對主義立場消解了專家和常民的界線,而未能探見專家背後那長時間的專業技能累積亦為一種真實的存在,並呼籲應將焦點再次聚焦於專家/非專家的劃界工作探討。

於是理解,第三波的劃界標準不再以過去的資格而論,轉而強調以個人是否具備「不思而能的知識/技能」(tacit knowledge)作為區別專家與否之關鍵。順此,所謂的專家即是那些「明白自己正在講什麼」及取得特定專業領域中「不思而能的知識」者,並在科技爭議中扮演技術決策的重要意見人(頁13–7)。其中,對於專家應具備何種知識類型,實則納入了專業技能和知識以外之經驗(或在地知識),從而擴充了原有對專家資格之認定範疇。因此,第三波科學研究又可稱為「專家和經驗研究」(Studies of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SEE)。

之於文中犬貓餵食的爭議,第三波STS研究對於專家的劃界工作提供一套重新定義專家的檢視框架,即將專家從資格論的神壇請下,並以專業知識或技能的具備與否取而代之。首先,經由寵物餵食的歷史回顧,作者發現在獸醫師擔任犬貓飲食知識的權威之前,過去係由寵物餵食愛犬家、育犬家等專業養育者主導,並致力於種犬的養殖生意。伴隨而來的,也包括專業育犬者推廣能夠提升犬隻之自製狗食配方。簡言之,在當時社會的觀念裡,犬隻主要被視為經濟動物般的存在;以及,專業育犬者及其開發的「食經」之存在,不啻證明了在乾飼料在成為犬貓餵食主流之前,早已存在類似於今次「鮮食」、「生食」等另類餵食方案。

不過,伴隨著社會的都市化,都市人的飲食逐漸以外食為主,故而降低在家烹煮食物的情形,包括親自處理寵物的伙食在內,因而變相地其也令毋須加以調理的乾飼料成為良好的替代品。加上過去關稅大幅度的降低,使得國外乾飼料大幅進軍台灣市場,致使乾飼料價格劇降,更加提高人們對犬貓乾飼料的需求與意願。此外,犬貓的定位亦由過去的經濟動物轉型為都市人的寵物,以滿足都市人的陪伴需求,變相也使得人們對犬貓的需求遽增;而犬貓的照護需求進而也令過去以經濟家畜為主的獸醫行業產生變化,令越來越多的獸醫改從事犬貓等小型動物的醫治。

然而,由於昔日學院內的獸醫訓練缺乏小動物營養學方面的專業知識教育,故使得在此一方面有深厚研究基礎的乾飼料廠商成為其此一方面的專業來源,包括贊助獸醫從事相關方面之科研活動和知識傳授,進而也令獸醫以其專業為自家產品背書。自此之後,獸醫逐漸成為犬貓餵食的專業代言人,並主張乾飼料是經廠商科學調製、符合犬貓健康所需的主要攝取對象。進而地,在兩相的結盟和外在社會條件的配合下,乾飼料逐漸成為犬貓的主食大宗。

嗣後,由於犬貓乾飼料爆發出食安爭議,以及部分寵物出現食用乾飼料久病不癒的情型,部分飼主對於乾飼料失去信心,並試圖找尋其他的餵食方案。例如,有的飼主模仿動物在野外的覓食情形自製特製狗(貓)食,或改餵食生肉等天然食材(相對於煮熟、人工的乾飼料)。當這些餵食方案出現成效,並有專業獸醫為其背書,其另類餵食方案則反過來挑戰獸醫和飼料廠的權威地位,甚至延攬更多的獸醫加入推廣的行列,或是迫使飼料廠開發出相應之鮮食產品。

通過此一爭議,作者從具備小動物營養學之不思而能知識與否作為重新辨識專家之基準。在此,作者援引SEE「專業技能週期表」分類,將知識分成五種等級:「啤酒墊知識」(beer-mat knowledge)、「普及知識」(popular understanding)、「一手資源知識」(primary source knowledge)、「互動型專業技能」(interactional expertise)、「貢獻型專業技能」(contributory expertise)(見表1)。按此一架構的分類,只有後兩者足以稱上「不思而能的知識」,並有足夠的知識能夠來面對科學爭議,即能力足以探見其中的研究細節,如:實驗設計、儀器校準和理論詮釋的細節等(Collins and Evans,引自柯雲皓,2014,頁20)。相對地,前三者僅是相關專業知識的擁有者,但不具後兩者能有足夠的能力評估其中的知識真偽和眉角。

表1、專業週期技能表(整理自柯雲皓,2014)

順此,作者發認為現今被視為權威的獸醫,在犬貓餵食的領域上實不足以稱上專家。由於獸醫在「選擇飼料上,判斷的方式常是廠商的規模與商譽,而非產品的科學依據」(頁99)。故若按專業技能週期表的分類,

獸醫師們在小動物營養學上的專業技能屬於「普及知識」與「一手資源知識」,這些專業技能是透過我們社會文化中普遍存在、不思而能的知識(ubiquitous tacit knowledge)習得,並不涉及小動物營養學此專門領域內的、不思而能的知識(specialist tacit knowledge);在後設專業技能 — 獸醫師如何辨別飼料好壞 — 上,則是屬於「普遍存在的區辨法」(ubiquitous discrimination)和「在地區辨法」(local discrimination),這些辨別技巧是非技術性的,甚至一般飼主有心即可能習得的、甚至更為熟練的。(頁100)

相對地,作者在檢視飼主時,發現部分具聲望、積極推廣另類餵食法的犬貓飼主反而比獸醫們更具成為專家的潛力。如文中的受訪者千金爸雖然是常民出身,然經過長時間和多次的鮮食餵食法嘗試,累積許多第一手資源知識,甚至對於相關議題的用功和深入程度遠多於大部分的獸醫。接著,由於其經驗的成功相繼吸引許多飼主的跟進和獲得部分獸醫的認可,逐漸擴大其網絡。再到後來,千金爸還設立了犬貓專科診所,延攬多位獸醫和購入諸多小動物醫學的基本檢驗器具,成為頗具規模和專業之科研網絡,從而令其擁有成為專家之潛力。

上述故事或許可以看成常民越位成為專家、挑戰傳統專家印象之成功案例,不過作者也提醒道,以往STS研究過度強調和肯定常民的重要性、變相否定或忽視傳統專家的專業,反而可能誇大或扭曲了現實。如作者發現到,另類餵食法的意見領袖在看待自製狗(貓)食一事雖然多半謹慎,然其追隨者卻未必如此,反而可能因著未完全落實上述方法以致危及寵物的健康。其他例子也包括本文中提到,有的民眾會以利益的視角來理解獸醫和飼料廠商之間的結盟關係,認為獸醫受利益驅使。然經由作者實際的訪談,兩者間的關係更傾向於「方便」理由,即獸醫信任產品的配方,安全無虞,且飼料亦有對應之處方種類,令實際診斷和治療變得容易,也能防止飼主出錯。

最後,就筆者的理解,作者或許有意「找回專家」,並旨在透過專業技能和經驗的檢視以重新定義和賦予專家之定位。具言之,專家的認定範疇被擴大,將經驗也納入考慮。當然,並非每一個經驗皆能完全令個人成為專家。誠如作者所言,更多的時候,這些經驗未必構成知識的地位 — — 包括那些過去被學界呼籲的「地方知識」 — — 比較精確的指涉,或許更接近所謂的「地方資訊」,即可供我們判斷的有用依據。於是,在此種情形下,專家能夠依據自身的專業,即不思而能的知識或技能來對這些資訊進行把關。亦如作者主張道,一個理想的技術決策模式當是專家「盡可能從居民那邊獲取資訊」,並由其「做最後的技術判斷」(頁132)。

參考文獻

柯雲皓(2014)《第三波STS的專家政治:以台灣犬貓餵食法爭議為例》。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

--

楊凱傑

台北萬華人,T大碩士,目前在YC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