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應試心得 — 【台大城鄉所丁組】甄試+考試心得(下)

楊凱傑
Apr 10, 2018

--

再重新自介一次好了,我是剛從交大畢業的大五延畢生,過去讀的是人文社會學系,在學期間僅修過一門叫「建築與環境概論」的通識外,基本上就是這個領域的門外漢。下半篇的地方,主要會來跟大家分享考試的準備心得和提醒,包括初試(筆試)和複試(口試+書審)的經驗。另外,由於考試相較甄試多了筆試的部分,會花比較多版面在筆試的準備上,相較上半篇篇幅又會更長一些。

對城鄉所推甄資訊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則可以先看上半篇噢!在進入正文前,照慣例,先曬一下成績:

英文(B) 40(20)

環境規劃與設計概論 62(62)

初等環境設計 73(73)

專業科目三(D) 61(61)

— — —

初試 216(口試門檻181)

複試(口試+書審) 78

— — —

總分 244.50(最低錄取244.50)

— — —

正取6

那麼,以下就進入正文:

準備期間|

在推甄的期間,有先已經到城鄉所的網站,大致把考科、系所歷史和有哪些師資大概看過一遍,不過個人認為官網最須留意的,是放在「課程資訊」裡的「新生先修讀本」。在閱讀順序上,建議考生先看完裡面的「參考資料」(2份),接著再看「讀本(經典篇)」(17份)、「讀本(教師篇)」(23份)。不過因為本人的英文能力薄弱,所以基本上只看完中文或中譯的文本,英文的話大部分就跳過(只讀完經典篇的04和07,因為內容最薄)。讀本的話,第一輪建議可以花2到3個禮拜做閱讀和筆記,平均一天閱讀2或3份的量個人認為適中,文本的頁數少則不到十頁,多則四十幾頁而已。

下一步,個人建議就直接做考古題,從考古題抓概念和方向。在做考古題前,我自己是就「環境規劃與設計理論」和「專業科目三(D)」兩科,從106到98年的考卷看過後,抓出題目裡的關鍵字,彙整成一份清單後,再用螢光筆畫記重複的關鍵字,找出考題大方向。這邊就提供考生我的整理清單當作參考:

由於這兩科都是8選4來作答,所以在做時,建議就至少挑4題以上來做。我第一次看到考古題其實也都不會寫,甚至連申論的篇幅要多長都不確定,也是上網找了人家的範本來參考後才比較明朗一點。關於申論的技巧,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研究所應試心得 — 【清大環文所】考試心得〉,在社會科學概論的準備那邊有簡短交代,這邊就不再做贅述。至於題目看不懂要怎麼辦?我自己的話其實就土法煉鋼而已,一題一題地慢慢查,然後再用自己的話去組織和濃縮概念這樣。不過不得不說,做考題很費時,從十二月初到考試前都在這上面,平均一天最多完成四題(有些甚至還只有答到一半),尤其這兩科是城鄉所特有的,坊間除了找不到現成的、網路上的資料也很零碎、參差不齊。個人覺得這中間浪費不少的光陰在搜尋上,所以乾脆就在這邊把我自己整理好的解答直接公布,替大家省下不必要的時間拿去好好看書還卡實在。

環境規劃與設計理論

專業科目三(D)

至於「初等環境設計」這科,我爬了往年的心得文,很多考生都是當天第一次就上手者(?),大概就是有畫有分這樣。考前我也沒有完整練習過任何一年多考古題,一來是沒有那麼大的桌子給我畫全開的建築圖,二來是費時,也覺得沒必要。真要考前練習一下的話,我建議就買有格線的空白筆記本,拿來練習畫建物速寫外,也可以在A4的頁面畫比較精緻的草稿圖,練習標題、立面、平面圖等物件如何佈局。

英文的話,我只有買坊間的考古題(含解答)來做,自己是買高點整理的寫,基本上坊間賣的一定都會含台大英文(B)的詳解。如果英文底子比較不足的朋友(跟我一樣的話),建議可以去買坊間專門為多益閱讀設計的參考書,比較好入門,且很多解題技巧。我自己因為去年暑假要考多益,所以在考前一個禮拜前買了《怪物講師》系列(閱讀+模擬試卷)來做,多益總成績進步一百多分,個人覺得裡面的文法觀念很齊全也實用,閱讀技巧也可以拿來用在考試上(雖然我的英文成績比我當初預期的少了20分,明明寫得很順的說)。

筆記的部分,我分兩種:心智圖筆記(左)、重點筆記(右)。心智圖筆記部分,主要用來記文本中的零碎概念和架構等,係初次消化文本用的筆記;重點筆記的話,我主要是用來記文本中比較重要的理論和觀點,條列式地紀錄。前者的話,就是用文具店那種十幾塊的計算紙來寫;後者則是一般的A4筆記本,整個準備下來,也就只做了這兩本而已。

心智圖筆記(左);重點筆記(右)

其他的部分,這邊就做以下幾點補充:

一、可以的話就不要買書,建議用借的。如果你是台北人(或新北人),然後學校也在雙北,恭喜既得利益者的你(我也是),你要找的讀本都可以在市立圖書館找到;如果不是,建議就在你的大學圖書館找找,理論上也應該都找得到。

二、建議把文本(比如前面提到「新生先修讀本」)印出來,對3C腦波弱的朋友來說,比較不會因為盯著螢幕看文本久了,就分心滑臉書、Line或手遊,二來則是在紙本上做筆記也可以練手感。印的時候,建議印雙面且兩頁一面,然後拿去大學附近的影印店去印(黑白一張0.5或0.6元),可以省下不少錢。

三、不用把時間排太緊繃,適度的耍廢可以且應該允許。考前可以多看一點電影,比如我自己考前在家會去轉電影台來看,像《關鍵少數》等,在筆試前三個禮拜還跟學妹跑去西門町看《幸福路上》。

考試書單|

本來想在這邊做個書單整理,不過在我準備要打城鄉所的心得文前,就已經發現同期正取的考生已經打好,也很完整地把書單整理出來(參見f9torres這篇〈[心得] 台大城鄉所丁組〉,這位同學剛好也是我面試的前一位大哥,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22384400.A.ACF.html)那這邊我就不做完整介紹,僅就該篇的書單做我個人的補充(參見底下文件的連結,然後★號為推薦或重要程度):

本來想在這邊把補充的書單列在這邊,但發現打完就3頁了,所以乾脆就丟到雲端上,開連結給大家看就好,不然篇幅會爆炸。

書單的閱讀上就扼要講一下。Christopher Alexander的東西出題頻率偏高(107、106、102環規),尤其是他的那本《建築模式語言》(共253個模式)。《模》這本書實在太厚了,一千頁初頭,當初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閱讀,不過個人認為這本書的投資報酬率很高,因為即使是在做一般的題目,一樣可以用裡面的模式來做拆解(比如公園)。另外,裡面幾乎每個模式都有附手繪圖,可以練習照著畫,對「初等環境設計」這科也很有用。不過顧及便利性,個人建議可以改買它的濃縮版《模式語彙之再現》(Christopher Alexander著、淡江大學建築學會譯,1984),薄薄一本260頁也較精簡明瞭。

最外層還一有橘色的書皮,內裏則是像厚厚的磚頭。平常用不到時可以拿來作裝飾使用。

最後考前的話,建議從書單中選5本再做溫習和精讀即可,這輪的精讀,建議在讀不同段落的時候,就可以去思考有什麼其他類似或對立的主張、觀點可以跟它呼應和連結。申論亦然,在作答上用複數文本的知識做堆疊,亦是可行的方式。

筆試感想|

考場

考場是在共同教學館二樓走廊的最後一間教室,每個考生都是分配一個大桌。大桌主要是為了第二場的「初等環境設計」這科畫全開圖用的。對了,因為考試是在冬天,然後當天又遇到寒流的樣子,所以上廁所時會非常難受,尤其是大號,重點是大號間沒有燈,隔間的隔板又太高,設計十分不良。作為考場和台大人拿來上通識課的地方,個人覺得保溫和使用上都很不OK。

環境規劃與設計理論

我選了1、2、3、6來作答。第1題就考《建築模式語言》的大觀念,解釋「模式」和「語言」是什麼。我自己是先簡介這本書、幾個模式,然後模式怎麼組織成「語言」。最後我以公園為舉例,解釋它可以用哪幾個模式來拼湊。第2題考現代主義建築,不過我對後現代主義不太熟,僅帶到它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和轉向,這題只能說不太熟就是了。第3題考「音景」,因為考前有讀到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就把王老師的研究成果拿出來講。第6題考「門禁社區」,比較美國和台灣的差別,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有一節專門在講這個,不過我這題也是憑印象在寫。是說本來想寫第7題的,不過想了想我並沒有特別熟珍雅各,所以就作罷。

總的來說,整份試卷的出題很偏也考很細,包括年年都會有一題的女性主義空間都沒出現,非常的神奇,記得在考完這科跑去如廁時,就聽到同場的考生在抱怨沒考女性主義,很邪門什麼的(這句是我幫他加上的)。今年的考題簡單來說是耳目一新,考古題無跡可循。

初等環境設計

看到題目的當下我笑了,我猜應該是康旻杰教授出的。這樣講或許很武斷,不過我在考前把畢恆達、康旻杰和黃麗玲教授近一年來臉書的公開動態瀏覽一遍,就有留意到康教授有一篇是在講他幫他老媽的住家做改裝的那則貼文,題旨的那位高齡女士講得應該就是康老師的母親。因為看過那篇貼文,然後看到住房是在二樓,就知道一定必畫電梯,或者升降椅之類的設施。考試時我帶了輝柏36色色鉛筆,和一隻粗的黑色油性筆、一隻雄獅奇異筆,不過最後色鉛筆是完全沒派上用場,我應該是在場唯一黑白圖交卷的同學(事實證明這樣也沒差)。在做圖前,建議考生可以先花個10–15分鐘在試卷上做草稿,把佈局做出來,還有標題跟各種子標等,同時也要思考動線跟擺設是要符合實際的邏輯(比如樓梯間不管是1F、2F都要畫出來)。

最後則是請考生們留意,這科的時間是4小時,如需中間上廁所,可以跟監考人員知會,監考的會陪同如廁這樣。不過因為時間寶貴,所以自己都沒上。關於這科的作答,可以參考以下圖說:

還原筆試當天作答內容的草圖

英文(B)

題目做完記得還剩十幾、二十幾分鐘的時間(用做多益的速度來寫),不過這科的成績比預期的低,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好吧!可能真的是題目故意設計讓人產生這樣的錯覺)。在難度上,自己覺得應該比清大環文所簡單,不過成績出來剛好相反就是了。

專業科目三(D)

以往這科是最不容易拿分的科目,不過今年似乎跟環規對調的樣子。這科我選了1、3、6、7題來做,不過其實是很勉強地選了這四題,尤其第1題我考前根本沒有翻過台灣建築史的書(在這邊呼籲考生必看李乾朗老師的《台灣建築史》)。第1題記得我有提到漢寶德、夏鑄九等學者,也有提到顏亮一老師的觀點,還有建築史在類型學上的功用。第3題過去考古題有類似的題型,這題其實可以帶入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觀念進去論述。第6題忘記怎麼寫什麼了,不過可以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去切入批判,記得在立場上我有是先選邊站,不過在講解到為何我認為兩者都是治標不治本的約束方式。第8題的話,則是有提到參與式規劃的內涵,以及審議民主的東西,還有哈伯馬斯的溝通理論等等。

複試準備|

書審資料

因為之前有做過書審資料的經驗(推甄+考試共計已經做了8份),所以在大概知道整個架構和流程。不過因為考試時的書審並不限定格式,僅要求考生帶到現場即可,因此這次的架構就比照之前推藝術類所別的方式。關於整份架構,參見下表(括弧數字為製作頁數):

書審架構

在排版設計上,我是用Photoshop(Ps)和Word來排。上面內文的部分就Word排版,字型是用Mac內建的「华文中宋」(簡體字型);封面/底、目錄、章節扉頁則是用Ps來做,字型則是套用自己在Justfont買的「ChiKuMing(汲古書體)」。關於我書審的詳細樣貌長什麼樣子,出於隱私的關係,就私下來函到jay70707.chss02@g2.nctu.edu.tw,主旨為「我想考台大城鄉所」,交代一下你的報考動機和需求讓我知道後,就回傳你/妳我的書審電子檔。

最後送印的部分,我是在面試的前兩天拿到交大土地公廟的影印店去印的,因為知道實際面試的教授只會有三位,所以就印剛好的份量。整體上,外觀就是一般膠裝的書審資料,內頁則是有1/3印黑白、2/3印彩色,按黑白0.6元、彩色6元的計價,外加封面、封底,三本共計只花到五百出頭而已,還算合理的價格。

書審的封面(左)和封底(右)

口試大綱

基本上我不是那種台風穩健的那種人,所以通常在面試前會先自擬一份口試大綱,來方便記憶、背誦練習。口試大綱分兩部分:自我介紹(4道題目)、Q&A。關於口試大綱的內容,參見連結:

我基本上是把這4道題目都當成廣義的自介來看,而這4題分別為下:

一、自我介紹

二、報考動機

三、對城鄉所的批評指教(優缺點)

四、其他你要補充的

至於篇幅要多長呢?因為面試時會要你在3分鐘內把這4題講完,所以篇幅建議就不要太長,我自己是打抓快八百字的長度去講。內容的話,其實就是想辦法把你的書審內容濃縮在這3分鐘,自我介紹對應自傳、報考動機、城鄉所指教則可以一起講,然後對應到你的學習計畫。

Q&A的部分,則是去猜教授會問你什麼。根據上次推甄的經驗,教授幾乎必問大學時的修課情形,或者問你對於建築或城鄉領域是否熟悉等,其他的則會就你書審的各單元和自介做抽問之類。

最後,在面試前一天,記得找身邊的親朋好友幫你驗收。像我的話,都是找我朋友到西門町的肯德基去練習講幾次,第一次先邊吃炸雞邊照稿講,第二三次之後,就默背出來(不過要佯裝地很自然)。講完自介後,也會請朋友照著Q&A上的問題對我發問,有時他也會幫我想口綱上面沒有的問題,基本上當天被問的問題幾乎都有在這次的練習中做了次預習。

口試當天|

服裝的部分,當天我是穿著白襯衫搭灰色背心、西裝褲和皮鞋,老實說我覺得這個很不必要,記得在面試前一天還跟我媽大吵架,一直被盧說去刮鬍子(明明兩個禮拜前就理過了),因為不想繼續跟她爭執的關係,所以還是想說就算了。實際到了現場,你會發現大家也沒有在那穿西裝打領帶的,就打扮整齊即可。

面試時間好像都是排在星期三下午的樣子,然後地點是在工學院綜合大樓313室。老實說面試前還是跟上次一樣緊張,然後一直在想等一下進去要講的台詞。不過在這邊必須要感謝那時突然巧遇的一位城鄉所學長,在現場幫忙緩解緊張氣氛,也一同跟在場的面試同學破冰聊開(後來才知道原來跟我聊天的男同學是正一的那位)。

口試進場前,因為聽取上次同學的建議,所以在開門前有先禮貌性地敲門一下(不過敲得好像有點大聲,被注目了一下)。

當天面試教授是畢恆達(左)、王志弘(中)、康旻杰(右)三人。一進去時,王志弘會請你照著座位前黏在桌上的題目卷(就那4題),請你準備好之後就開始計時然後作答。老實說自介的過程比先前的訓練都更流暢,沒什麼結巴,也剛好在三分鐘內把四題都答完。

講完後,接著就是教授發問(以下的發問就沒照順序,因為有點忘了)。

王:你有修過建築相關的課嗎?

我:有,大四時到本校的建築所修一門叫「建築與環境概論」的課,在課程中認識到柯比意和珍雅各等大師。不過我覺得那門課比較不足的地方,就是只有提到現代和後現代主義的部分。

王:我看了你的研究計畫,發現你研究框架圖的「社運設計」旁邊是括弧問號,可以解釋一下嗎?

我:(心中OS:眼睛很銳利呦!)註記問號的用意,主要是因為「社運設計」是一個新興、逐漸發展的概念、領域。這個詞最早來自陳志豪,對,台灣國貼紙的那位設計師的一場名為「社運X設計」的演講。由於這個詞還在發展之中,希望在之後的研究能夠就個概念做一個後續的追蹤和紀錄。

王:(點頭)噢!所以你是知道的嘛!(我OS:研究計畫就都我寫的啊!怎麼會不知道)

王:那你可以舉例你做過的(有關社運方面的)作品嗎?

我:去年台北的六四晚會的主視覺是我弄的,那我是用坦克人王維琳肉身擋坦克當作活動的意象,試圖去傳達民主與自由,在面對高壓集權的國家機器面前,仍是遙遙無及的神話。

康:之後你要做藝術相關的研究,會去修這類相關的課嗎?

我:之後的話,有計畫到台大藝術史所,或隔壁台科大的設計所做旁聽或修課。

康:你是萬華人嗎?

我:對。

康:住萬華哪裡?

我:和平里。

康:噢噢!我們在南機場那邊有社造的團隊,之後來城鄉所,也歡迎你到那邊幫忙,像是社區彩繪藝術……(忘記確切說什麼了,只記得康老師是現場唯一的白臉)

我:嗯嗯,考完之後,我有計劃想說到在地社造團體,像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南機拌飯那邊實習、幫忙的打算。

康:為什麼你的封面會強調「公共知識份子」?

我:我會認為說,我們青年作為知識份子,應該走向公共空間、走入人群裡,並去從事社會實踐,而這也呼應前面動機的部分,看到城鄉所一直以來積極在這方面的貢獻,也同時是對自己的期許。

康:你的研究跟藝術比較接近,那你有報其他相關的所嗎?

我:有,清大藝設所。

康:那會以哪個為優先志願?

我:城鄉所。

康:理由是?

我:大學期間因為就讀人文社會學系的關係,讓我接觸到文化相關的批判理論,對理論產生興趣。那以城鄉所為志願,是想要換個方向去,有別於從藝術觀點去看社會,從空間社會的視野去重新建構對藝術的認識。(記得當時應該是很屁地這樣說才對)

記得還有一些問題,不過細節什麼的有點模糊,不過大體上兩位教授問研究計畫居多,記得我有提到我參考了哪些文獻,也有提到畢老師的著作《塗鴉鬼飛踢》,還說之後可能會請教畢老師之類的屁話。不過我很詫異的是,畢老師全程都沒有開口過,即使王志弘當面問畢說有沒有什麼問題想要對我發問的,結果畢還是只有眼神看了我一下後,繼續埋頭看我書審的內容(天呀!怎麼回事?)

老實說,當天結束完後,對自己整個口試過程還算滿意,除了沒有結巴和延遲的狀況,教授的發問都在我原初的Q&A之中(就都是事前挖好的洞),想說這次口試應該也有八十幾分吧!結果實際看到成績,結果是78分,只比上次高兩分(WTF),說真的,事後檢討至今,還是不太理解教授的評分標準在哪。

結語|

終於要結束心得文地獄了(感動貌)。作為這系列最終回(前面已經打了6篇),相信有讀過前面幾篇的朋友,一定會覺得這篇的心得文特長,交代了很多幾乎是枝微末節的說明,還有一堆連結的補充。最初的設定本來只是想純粹打打心得而已,但越打越走火入魔的情況下,幾乎把它當成某種攻略來寫,看來十分的不妙啊!(笑)

說說考上的心情吧!當下第一眼看到自己正取,先是從不敢相信到喜極而泣,畢竟從甄試熬到現在也是夠煎熬的,不過我覺得放榜之後一連串的起伏變化,相較自己情緒更為誇大,要貼切形容的話,大概就是「范進中舉」故事中的那般盛況,像是從臉書發文收到有史以來最多的讚(以往二三十個,當天乘以十倍)、家人立馬揪吃大餐,和收到親戚的大紅包等等。

不過收到成績單的當下,則是有些困惑,其實主要是對於口試成績的不解。另一種情緒則是慶幸又帶點僥倖的心理,對於自己能夠上榜,其實還是幸虧當初的筆試成績夠高(比初試合格門檻高35分),不然就往年爬文的經驗,口試沒八十幾大概確定就掰了!

至於寫這篇心得文的動機,除了它是還願的內容外,也有其他的想法。在上篇有提過,我第一次拜台大土地公是在推甄候補大限將近時去的,不過那時其實也很清楚翻盤的機會渺茫,所以同一時間,我除了候補通知書外,也有帶准考證去,連同在台大第二福利社買的鬆餅口味小熊餅乾一起拜。那時候我有留意到土地公土地婆的神龕左下方,也有另外拜虎爺,所以就靈機一動,跟土地公和虎爺講好,如果有考上台大的話,就會買K牌的桶裝炸雞來還願,也會發心得文和把自己寫的考古題解答連同做公布。

其實拜拜還是有用的(笑)。記得在放榜的前前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內容也是跟放榜有關,簡言之就是我在夢中夢到正取一事。必須得說,由於那個預知夢太過逼真了,所以在早上醒發現只是一場夢後,那個失落感真的蠻強的,不過在得知上榜後,不禁覺得莫名靈驗。

寫心得文當作還願的項目之一,其實也是爬PTT文時看到有人這麼做,所以也不妨一試看看。不過如果只是心得文,那應該也還好,不過可能會有讀者不解,質疑是否有必要做到把自己寫的考古題解答公布這般的地方,甚至可能認為這樣做,其實是害了考生,讓他們親自去找答案,理應比較有助知識的印象深刻。我不否認應該這樣的理解,不過我自己會去想到更結構性的問題,那就是:是否研究所的入學門檻太高了?光是報名費、考試用書等就是不小的開銷,另外就是時間成本,是否真的是每位學生都可以好好地坐下來讀書,去迎接這些考試?

答案不必然。我還記得在考前有問過一位臉友,有無興趣來考考看城鄉所?因為隱約知道他家裡的經濟狀況其實不大富裕,所以也有跟他說如果他願意來考的話,也可以借他考試用書相關的資源。不過他婉拒了,理由是他需要打工,他還需要去還學貸,所以即使有了教材,也沒有那個時間可以空出來讀書。當下看完他的回覆其實有點心碎,就是發現能幫助的有限,以及意識到自己作為一位既得利益者這樣的事實。這層體會,多少也來自人文社會本科的訓練和啟發,尤其當我接觸過社會學家Collins的研究後,特別意識到這類的道理。

老實說既得利益者這個說詞,對很多初次聽到的人來說,都不太好受,即使這個詞在意義指涉上是相較貼切的說法(我自己目前還想不到可以代換這個詞較好的說法)。在面對這樣聽似指控的說詞,我相信不少人可能跟我當初一樣,會以清寒者一樣高中名門的例子來替自己開脫,不過很顯然地,我們很可能沒意識到那只是「倖存者偏誤」給我們的假象。

能好好地去考研究所,然後也順利上榜的,其實很大多數都可能是原本來自國立前段大學、家境還算不錯的背景(我自己是出身在公務員家庭),甚至是城鄉所,即使是我們以為很公平的考試制度,最終仍是階級複製的幫兇,聯考也是。(關於這部分更深入的探討,可以參考駱明慶老師的〈誰是台大學生?〉)

以既得利益者作結似乎有點沈重,不過作為一位未來的準研究生,尤其又以城鄉所作為志願,我認為在考研心得中去帶出這樣的意識並無不可。當然,我也承認即使把自己的努力成果直接作公開,其實真正能改變的可能也很有限,然後聽來還有些偽善(笑),不過我也並不後悔這麼做就是了。

最後在這邊還是感謝你,很有耐心地把這篇心得文看完,如果還有什麼考試這方面的需求,歡迎在留言區底下讓我知道,或者來信(信箱上面有提到)反映問題,這邊也會儘快做個回覆。

--

--

楊凱傑
楊凱傑

Written by 楊凱傑

台北萬華人,T大碩士,目前在YC大工作。

Responses (1)